坚持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 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发布日期:2021-10-15   来源:深圳特区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改革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正肩负着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赋予的新时代历史使命,我们要更加注重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不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努力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坚持理论创新,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普遍原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形成的。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通过发挥制度的集中优势,在较短时间内建立了工业基础,改变了“一穷二白”面貌,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对中国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进行了艰难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前提,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根本保障。从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2021年开始实施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其主题都是围绕着提升国家综合经济实力,提高国家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水平,使国家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得到极大的提高。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的温饱生活、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共同富裕,都是继往开来、相互衔接的,其目标都是围绕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更多、更实惠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实践,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道路,彰显了国家的制度优势和制度竞争力,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现代化路径选择的过程,中国选择了通过试点总结经验之后推广的改革路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自主创新结合的创新路径,工业化城市化相互促进带动乡村振兴的城市化路径,“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市场化路径等,这些路径的选择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和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创新的重要内容。


  二、坚持实践创新,深化对经济特区建设规律的认识,通过改革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兴办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创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创新。通过经济特区的先行先试,把中央自上而下和地方自下而上的两个积极性发挥好,在加强总体设计的同时,激发基层干部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敢为天下先,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先行先试的实践创新,也使改革的风险可控,避免走错路、走弯路,保证了现代化进程的稳定与有序。改革创新实践不断释放出发展红利,这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更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40多年来,深圳坚持党统揽全局的政治方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探寻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来了生产力极大解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深圳经济特区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活力的制度优势,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在发展过程中也经历过争论和质疑,但是,深圳一直保持发展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改革开放,以发展成果回应各种质疑。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深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政府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面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两次严重冲击,深圳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主动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深圳经济特区的实践,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深圳始终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激发和释放发展活力;以开放带动发展,通过与国际规则对接,实现从要素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的转变,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分工体系。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弘扬企业家精神,激活民企活力,深化国企改革,率先探索多要素参与分配机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率先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深圳经济特区的实践,深化了对经济特区建设规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圳始终坚持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要素,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体系,优化创新环境,布局各类高端研究平台,加快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创新突破,补齐“源头创新”短板。始终坚持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完善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低碳集约的发展模式。始终坚持区域协同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发挥核心引擎功能,支持港澳持续繁荣稳定,与周边城市共建世界级都市圈,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体现先富带动后富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为民,发展惠民,补齐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发展的短板,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三、坚持制度创新,在新时代勇担使命,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新时代党中央赋予深圳的历史使命,是党中央基于内外部环境变化部署的重大国家战略。较之经济特区,“先行示范区”的内涵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其目的是要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先行探路,既着眼国内发展,又面向全球治理,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深圳要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定好位,切实履行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探路的历史使命。


  在把握新发展阶段方面,深圳要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以系统思维、集成思维、创新思维,推动全方位开放。中央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就是为了解决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问题。通过综合改革试点实施、事项清单,赋予深圳更多自主权,把“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满盘活”的综合效能。深圳应从国家战略高度用好用足综合授权。在新的发展环境下,要加快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着力推进制度集成创新,营造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和开放环境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着力推进与港澳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有效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在落实新发展理念方面,深圳要有新作为、新举措。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新时期国家整体转型发展的核心战略,是“五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基础。当前,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发生,深圳应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发挥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势,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带动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方面,深圳要积极探索形成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路径。通过深化改革畅通“国内循环”,有效扩大消费,加快建设深圳都市圈,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形成。通过扩大开放畅通“国际循环”,提高国际合作的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实现协同发展、开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