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必须一抓到底、一刻不松。2023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从自身做起,为全党同志立标杆、作表率,有力引领和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作风建设取得新的明显成效,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提供了坚强作风保障。
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旗帜鲜明扫除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大敌”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敌。从“坚决纠治”到“重点纠治”再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2023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积弊立场坚如磐石,力度只增不减。
从解决损害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影响政令畅通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入手,着力纠治空喊口号、只表态不落实等“虚作为”。着眼于护航乡村振兴,中央纪委印发《关于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意见》,坚决纠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走过场、不及时等问题,各地围绕粮食购销、数据统计、防汛救灾等领域强化监督执纪,严肃查处了一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坚决清除“拦路虎”、疏通“中梗阻”,有力护航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围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纪检监察机关紧盯群众反映强烈问题,靶向纠治推诿扯皮、懒政怠政等“不作为”。黑龙江省纪委监委开展“办事难”问题专项整治,辽宁、广东等地严肃纠治“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督促干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
搞层层加码、野蛮操作等“乱作为”,形象工程、包装造势等“假作为”,也是基层干部和群众深恶痛绝的问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十起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协调配合职能部门围绕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突出问题完善制度规定。甘肃把反对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情况纳入省管领导班子工作考核内容,河南、贵州着力纠正重复督查、过度考核等问题,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同时,各地严查政绩工程,狠打数据造假,集中治理“半拉子工程”“面子工程”,坚决纠正政绩观扭曲、事业观偏差问题。
数据是力度和成效最直观的展现。党的二十大以来,截至2023年11月,全国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4.8万起,批评教育和处理7.5万人,释放出坚定不移扫除“大敌”的强烈信号。
坚定不移整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严的态势得到巩固强化
“带头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聚餐饮酒,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是罔顾中央三令五申顶风违纪的典型。”2023年4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了青海省6名党员领导干部在参加培训班期间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各地区各部门拿出决心和实招,以“铁牙齿”啃“硬骨头”,坚决遏制违规吃喝、讲究排场等反复性、顽固性问题反弹回潮。同时,对改头换面、隐蔽隐性问题时刻防范、精准识别,加大查处问责力度。如针对借培训考察之名公款旅游,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专题通报两部委下属单位干部以培训为名大规模组织参训学员公款旅游问题。针对隐藏在高价月饼背后的享乐奢靡问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纪检监察组督促驻在部门加强对“天价”月饼、过度包装的执法检查。针对一些单位“不吃公款吃老板”、隐蔽场所“一桌餐”,宁夏吴忠市纪委监委深入餐厅、农家乐等场所开展明察暗访。以创新监督方式方法破除隐形变异“障眼法”,坚决打消顶风违纪者侥幸心理。
变化的是有效应对隐形变异的手段,不变的是紧盯节点一刻不松的节奏。年初印发确保元旦春节正风肃纪有关通知,贵在开好头;每到重要节点坚持公开通报曝光,重在强震慑。2023年五一、端午、中秋、国庆节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分别点名道姓通报曝光2批1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设立“四风”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通报10期58起典型案例。一个个节点串点成线、驰而不息,不断巡堤检修、培土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
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求真务实团结奋斗的时代新风更加充盈
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党性是根本。2023年我们党将作风建设贯穿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通过集中教育推动全党以自我革命精神解决党风方面突出问题。
一方面大力弘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推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如陕西在延安举办新提拔省管领导干部“延安精神再教育”专题培训班,让118名学员在贯通历史与现实中感悟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树牢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湖南编印《湖湘红色家风故事》等系列书籍,教育领导干部传承老一辈革命家勤俭节约、不搞特殊化的优良作风,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另一方面,开展时代新风宣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积极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如湖北武汉市大力推进“抓学习、比思路”“抓整改、比业绩”活动,邀请企业评营商环境、群众评民生实事,激励党员干部拼搏赶超;广东汕头市深入开展“高质量发展、支部在行动”实践活动,推动相关企业党组织坚持以学促干开拓进取,将学习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党风与社风民风紧密相连、相互作用。弘扬新风正气,还需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向上向善,从党员干部日常生活做起,在遏制歪风陋习上作表率、下功夫,有力推动移风易俗,实现由内而外的风气变革。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农业农村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工作方案,在全国范围内针对陈规陋习开展专项治理;山西、重庆等地紧盯天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问题开展移风易俗,激励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新风尚……一系列部署和行动直击群众反映强烈“痛点”问题,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作风建设治理效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日益提升
纠治“四风”顽疾,既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也要总结新时代作风建设成效经验,推动纠治工作向纵深发展,让人民群众时时感受到良好党风政风、社会新风正气就在身边。
精准发现问题,才能打开工作局面。各级纪委监委在提高发现问题能力上下足功夫,擦亮监督“探头”。坚持直插一线深入摸排问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赴部分地区开展“四风”问题明察暗访,发现并查实了一批问题线索,带动各地明察暗访工作更加常态化、规范化。坚持智慧监督精准发现问题,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提高公车私用、违规吃喝等问题发现效率和精准度。找准查实群众反映强烈、感受突出的不正之风,有力回应了老百姓的殷切期盼。
找准问题是基础,解决问题是关键。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创新举措、优化机制,进一步增强纠治“四风”能力。既突出重点、聚焦要害,紧盯本地区突出问题,深化专项整治,以重点问题突破带动工作整体推进;又抓住责任、同向发力,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机关事务管理等单位的协作配合,推动落实监管责任;还推动改革、堵住漏洞,深入查找普遍性、反复性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与时俱进完善公务接待、津补贴发放、公务用车等制度。通过把解决问题和建章立制结合起来,不断巩固整治成果,坚定群众对作风建设的信心。
干部好不好群众说了算,作风建设成效关键还要人民群众来检验。各地选取“小切口”,紧盯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等领域开展专项治理,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福建推动解决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率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群众多头跑等问题。山东青岛市聚焦民生领域23项重点任务开展整治,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家住崂山区流清河村的村民说:“现在村里就有卫生室,新建的小学走路就能到,生活是越来越方便了,大家都说好!”解决群众关切“小问题”,赢得民心所向“大政治”,党群血肉联系更加密切,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时刻保持清醒和坚定,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把严的态度亮出来、严的标准立起来、严的纪律执行起来,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以作风建设新气象、新成效激发斗志、凝聚人心,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不竭的奋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