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水流深】罗湖向西村族人严守家规家训 重视传统文化教育

发布日期:2017-03-31   来源:深圳晚报

  罗湖向西村族人严守家规家训 重视传统文化教育

  传承家风民俗 获誉“市内桃源”

  W020190809645790213791.jpg

  向西村爱月张公祠。

  W020190809645790322944.jpg

  向西村爱月宗祠。

  明朝时期,张氏第13世祖爱月与族人搬迁到罗湖创立了向西村,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多年来,张氏后裔子孙不仅追根溯源修家谱、继往开来建宗祠,还一直保留着传统风俗习惯,如清明制作“咸茶”、重阳节吃大盆菜、娶媳妇拜祠堂,添丁点灯等,这些传统民俗在2006年开展的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被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向西张氏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严守家规家训,在当地传为佳话。这里经济繁荣,历史文化遗存保留得相对完备,还被向西人注入新元素,向西村也被一些专家誉为“市内桃源”。

  修族谱建宗祠,传承传统文化

  日前,记者来到向西张氏宗祠走访,从湖贝地铁站出来,沿着向西路一路往北走,很快就深入到向西村腹地。现代化商业大楼林立中,一幢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格外引人注目,金瓦红墙,亭台楼阁,院墙内鸟语花香。这座闹中取静的建筑便是向西村的“爱月”“爵先”张公祠堂,新建于2002年。原向西“爵先”张公祠建于清乾隆末年嘉庆初年,有200多年历史,后因旧城旧村改造工程被拆除。

  向西村与水贝村、湖贝村可谓“兄弟”村,皆源于张氏松月公。根据族谱研究发现,寻根溯源,张氏一族可追溯到汉代杰出谋士——张良。唐朝时,张良后裔的一支迁到韶关曲江,出了著名的唐朝宰相张九龄,罗湖张氏就源于张九龄的二弟张九皋的子孙。宋代末年,这支张氏迁徙到东莞。

  明洪武二年,为了躲避催交钱粮的公差,东莞张氏的一支又举家迁到大鹏镇叠福九顿山下隐居,后搬迁到罗湖。直至明朝,张氏第13世祖爱月创立向西村,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作为新修族谱的主编之一,张俊其曾任向西村村长和向西实业股份公司董事长,他清楚地记得历代祖先的名字和迁徙轨迹,滔滔不绝地讲述起来,时不时翻翻那本厚厚的《张氏族谱》,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张俊其看来,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不仅记录着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全过程,乃寻宗问祖之传家至宝。发展过程中,族谱也不断与时俱进。从前族谱里,媳妇多是记录一个姓氏,而在现代张氏族谱中,添加了更多信息,记录媳妇全名、生日、学历等。向西村张氏祖圣宗贤,慎终追远,家风雍睦,世代相传。如今,在“爱月”“爵先”张公祠堂里还悬挂着“雍睦家风,世代相传”的字幅,以弘扬传承好家风。

  重修族谱、重建宗祠,都是向西人为追寻历史迈出的一步。向西村人相信,正是这些先贤祖训才使得张氏繁衍发展,枝繁叶茂。即使子孙遍走海内外,向西村如何变迁,这些都会成为向西村人永远的财富。

  自古重家风,添丁娶妻读祭文

  几百年来,向西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荒地到水田,从瓦房到小洋楼,但向西人一直保留着传统风俗习惯,娶媳妇要拜祠堂,添丁需点灯,清明要做“咸茶”,重阳节要祭拜立村太公太婆、吃盆菜。2007年,张俊其主导编写了《向西村历史沿革及规章制度汇编》,向西村的历史轨迹逐渐清晰起来。

  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是向西村祠堂的点灯日(开灯),正月十五为完灯日。这项风俗即以迎接本族新生命。过去村里有“礼生”两人,开灯仪式上,一人负责读祭文,另一人负责向祖先唱礼。从点灯仪式完毕至完灯日止,男丁家人每天上午都要到祠堂上香和斟茶。走马灯笼要24小时开着,到元宵节完灯日,再把灯笼取回家。祠堂“礼生”会把男丁的名字和出生日期登记在族谱上。

  向西村还有娶媳妇拜祠堂的风俗。通常媳妇回男家后要先到祠堂拜祭,由“礼生”读祭文,新郎新娘跪拜祖先,给祖先敬茶。祠堂礼生会把媳妇的资料记入族谱。现在,向西村完灯和娶媳妇拜祠堂的风俗虽然仍在延续,但物品和形式都已简化。

  向西村仍流传多种清明节民俗

  临近清明节,从前向西村会在这个时节举行“春祭”,除了祭祀扫墓外,家家户户都要做祭品“清明仔”(一种味道可口的点心)。这是用糯米和一种草药“鸡屎藤”一齐摏成粉,加上油、盐、糖、花生等材料制成,放在芭蕉叶或杏叶上蒸熟,可食用和用作祭品。

  同时,每家每户用桃枝和新鲜的蒜苗粘上“清明仔”挂在门的两边。清明节前后3天,家家户户都上山采摘草药制作“咸茶”(又称为“清明茶”)。如今,更多人将其作为“踏青节”“孝亲节”。

  每年重阳节后,向西村都会举行大型秋祭,第一个周日,向西、水贝、湖贝3个村的人都会集体到香港南涌拜祭张玉轩太祖,并在山上品尝香港新界的大盆菜。第二个周日,又一起到大鹏湾华侨墓园拜祭太婆。

  过去每年重阳节秋祭时,年轻人(60岁以下)必须半夜起床在家煮早饭吃饱,然后自带午餐(一般是用米饭包着用盐腌制的鸡鸭肾做成的饭团),出发前往祖先墓地拜祭,“族长、房长和长辈们可以坐轿上山祭拜,60岁以下的男性村民就要半夜起床步行上山。”张俊其说。

  拜祭完毕,60岁以上的长辈可以在山上吃盆菜,其他人走路回到祠堂就可以分得一条猪肉和一条上肉以及一毫钱。族长可多分一个猪头,房长可多分一只猪脚。没有上山扫墓的人什么东西都分不到。但是只有男丁才有此福分,女性则不能享受此待遇。这一习惯现在早就废除了。

    专家点评

  弘扬家风要让传统文化“活态”继承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 周建新

  向西村张氏家族,立家规、修族谱、建宗祠,还保留清明制作“咸茶”、重阳节吃大盆菜等传统民俗,这些都是家风传承的一种载体,是一种典型的民俗教育,属于社会教育。不仅接地气,而且能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以清明节为例,它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每逢节日,家家户户聚在一起,对已逝亲人进行祭拜,不少还穿插结合家族历史、故事和家规家训对子孙进行教育,具有很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对于家风弘扬、文化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

  清明节也是一种好的生命教育,关于生命的两个终结——生、死,核心都是“爱”。具体表现为祭拜祖先,传递出生命传承的意识,清明节踏青、春游也是传递对生命的欢庆。

  如今,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提倡和重视也彰显了文化自信。

  向西人在宗祠悬挂“雍睦家风,世代相传”字幅,促进严守家规家训,强调崇文重教、忠孝廉洁。这其实是一种约束和规范。一般是两个正反方面,即倡导什么、禁止做什么,从而对后世族人进行教化。

  我们传承文化,要有文化自觉,要看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再者要加以保护,尤其很多传统文化已经失传或濒临失传,大部分还处于式微的状态,更是急需保护。保留下来的,要传承和发展,要与时俱进,理性客观对待,不仅取其精华,还要挖掘民俗文化内容,进行创意开发,要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达到活态传承。(庄楠楠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