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议汇】心无百姓莫为官

发布日期:2023-05-09   来源:深圳特区报

  “当‘升官’的希望破灭后,我好像人生失去了坐标,也没有了追求。”日前,北京市重点站区管理委员会正局级干部李万钧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在剖析自我思想滑坡的心路历程时,他如此忏悔道。梳理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类似李万钧这样在升迁受阻后失望气馁、沉迷享乐、不思进取,甚至自暴自弃的并不鲜见。一些党员干部“官念”错位、本末倒置,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教训极为深刻。本期廉议汇就该话题约请3位嘉宾进行讨论。

  周泳茵(广东深圳 公务员):思想松一寸,行动散一尺。一个人的堕落往往是从人生观、价值观的蜕变开始。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党员干部须臾不能忘自己是“人民公仆”,必须要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树立正确的从政观念。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心思用在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上。要时刻保持坚定的意志和清醒的头脑,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时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认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

  许真真(广东广州 国企职员):从政意味着奉献和牺牲,意味着能吃苦、能吃亏、能受累,意味着应该多些担当和付出、少些索取和抱怨,多些宁静和淡泊、不慕虚华和享受。

  心无百姓莫为官。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怀揣一颗为民的赤诚之心,修身立德方有可靠基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官从政方有价值指南。

  刘胡铭(广东深圳 政府工作人员):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从政观,这是党员干部成长的必要条件。从政观直接反应了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的价值取向,也是党员干部创造良好政绩的思想基础。

  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党员干部要加强自身学习、接受思想教育,涵养坚定不移的信念。人活着总得有点志向和抱负,从政更得有理想信念来支撑。为民办事、为民造福的信念一旦确立,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确、精神振奋、干劲充沛,不论艰难还是挫折,不论虚名还是利诱,都会初心不改、恒心不移。

  (整理:尹传刚)



以敬畏心对待事业 以平常心对待名利


  ■ 清风扬

  有什么样的从政观,就有什么样的从政行为。

  一个人想求取职务上的提升,本无可厚非。但少数党员干部把当更大的官作为唯一追求,无意于干事创业,只汲汲于仕途,在这样错误的从政观引导下,最终往往会上演“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的人生悲剧。须知,职位只是做事的条件和平台,并非做事本身,更不应成为做事的目的。

  什么才是正确的从政观?直白点说,就是要为老百姓做好事实事。党员干部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我们评价一名干部的成就,不是看他当了多大的“官”,而是看他为群众干了多少实事。

  因此,党员干部要立志做大事,而不要立志做大官。不图职位高低,只图事业有成,应是党员干部应该锤炼的品质修养。要永葆进取之心,在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上较真较劲。不仅要做到一心为公、大公无私,更应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做出与岗位相称的业绩。无数优秀共产党人,正是秉持如此心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了一辈子,成就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从根本上来说,每一个领导职位,都是一个为民干事尽责的平台。以敬畏心对待事业、职责,以平常心对待名利、得失,才能真正无愧于心、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