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议汇】以硬监督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发布日期:2023-03-30   来源:深圳特区报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因地制宜,多措并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但也要清醒看到,懒政怠政、躲事推责、吃拿卡要等损害营商环境行为依然屡有发生。开年以来,一些地方纪检监察机关先后通报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表明了对损害营商环境行为零容忍的鲜明态度。本期“廉议汇”就此话题邀请3位嘉宾进行讨论。

  邓海建(江苏南通 媒体人):营商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也代表着一个地方的软实力和竞争力。我们经常说,“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但是说到底,干净清爽的权力作为才能真正让企业家吃上“定心丸”。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只有如此,才会有公平竞争,才可有稳定预期,才能有可靠信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也好,远渡重洋招商引资也罢,只有把营商环境“梧桐树”栽好了,市场上的“金凤凰”才会飞过来、留下来、有未来。

  袁霄(广东深圳 公务员):市场经济是“候鸟经济”。哪里的营商环境优、投资成本低、服务质量好、办事效率高,企业就会到哪里发展,资源就会往哪里聚集。反之,哪里营商环境差,投资者就会“望而却步”,高质量发展就会“举步维艰”。

  优化营商环境,眼睛里容不得半点沙子。要围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政商交往中存在的不公平、不诚信、不依法、不尽责、不廉洁等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及时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坚决遏制损害营商环境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清除阻碍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

  黄丽(广东深圳 公务员):纪检监察机关要注重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主动监督、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当好维护良好营商环境的“啄木鸟”。

  善用“锐目”发现“病灶”,通过“点穴式”专项监督、“全方位”日常监督、“拉网式”明察暗访、“销号式”信访清零等方式,深入探查损坏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善用“尖喙”祛除“病灶”,对懒政怠政、躲事推责、吃拿卡要等打击投资者信心、损害营商环境的顽疾沉疴动真碰硬、剔除“蛀虫”。

  (整理:姚龙华)


敢于向损害营商环境行为“亮剑”


  ■ 清如许

  营商环境好不好,核心的要素在政府、在干部。政府清正、干部清廉,营商环境就好,就能“筑巢引凤”;政府作风不实、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就会造成“营商环境危机”,让人避而远之。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很难,但破坏营商环境却极易。审批低效率、准入乱设槛、“微笑不服务”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歪风,落实涉企优惠政策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等做派,滥用职权违规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等行为,实质上都是给市场主体“设卡添堵”,都会导致地方营商环境恶化。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是良好政治生态的“护林员”,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监督员”。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及时发现并推动解决各种阻碍决策实施、影响政策落地、破坏市场秩序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对于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亮剑”出招,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高压态势。

  总之,要以硬监督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推动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