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议汇】公家的油揩不得 律己的弦松不得

发布日期:2024-06-17   来源:深圳特区报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原四级调研员房志秀严重违纪违法案的相关细节。房志秀在担任区政府办公室财务科科长时,私心膨胀,“总想着占公家一些便宜,多谋一些私利”,以虚开发票的方式套取大额公款,贪污数额达620余万元,性质恶劣,教训深刻,令人警醒。占公家便宜,轻则违纪,重则违法犯罪,必须高度警惕、坚决纠治。本期“廉议汇”就该话题约请三位嘉宾进行讨论。

  李晓通(广东深圳 政府工作人员):揩公家油的本质,就是公私不分、损公肥私。少数党员干部心里藏着揩公家油的“小九九”,利用职务便利想尽办法占公家的便宜,其原因就是个人私欲过重,忘记了公款姓公、公权为民,把党的纪律规矩视为“稻草人”。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广大党员干部应守身以正,律己以严,用权以廉,以初心使命为镜,勤洗思想之垢,常思贪欲之害,长葆清廉之身。否则,揩公家的油,肥自己的膘,最终会滑向腐败堕落的深渊。

  姜文岩(广东广州 职员):现实中,拿点公物、揩些油水、蹭点好处的现象依然存在。这类事情看似不大,但往往是许多腐败行为发生的起点,不仅会使单位蒙受损失,还有可能导致“破窗效应”。

  揩公家的油,一方面暴露出少数党员干部心里没有装着纪律法律,脑袋没有绷紧律己的弦,总想“占”公家便宜,并有一种“侥幸”心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一些单位内部监管存在漏洞,缺乏有效监督,使一些人在“揩油”的路上越走越久,最终落得“滑倒”的结果。

  邓文卿(广东深圳 政府工作人员):坚持公私分明、克己奉公,这是党员的廉洁自律规范,也是共产党人的初心。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党员干部在公与私关系问题上切忌“模棱两可”、打“擦边球”,更不能把“私”凌驾于“公”之上,公私不分、假公济私、以公谋私,而应时刻保持“无须提醒的自律自觉”,从不用公家纸、不拿公家笔这种日常小事小节做起,养成绝不占公家半点便宜的良好习惯。

  (整理:尹传刚)


揩了公家油怎能不“滑倒”

  ■ 清风扬

  古人讲,“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

  揩公家油的行为,说到底是缘于一些人观念错位、公私不分。“公家的便宜不占白不占”的思想认识,反映出个别党员干部“公权私用”的错误权力观和“损公肥私”的错误价值观。这是党性修养弱化、政治觉悟不高、纪律规矩意识淡薄的表现。

  从通报的案例来看,如果放纵占公家便宜的做法,势必会把党员干部引向损公肥私、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的不归路。一些沦为阶下囚的“巨贪”,往往都是从占“小便宜”开始的。

  纠治揩公家油的行为,一方面要从制度入手,堵住监管漏洞,让想揩公家油的人不能揩;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纪法警示教育,使其打牢思想根基,自觉做到公私分明。

  “公”“私”二字,是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公与私之间,丁是丁,卯是卯,不能混为一谈。占公家便宜,绝非“小毛病”,而是大问题。党员干部要自觉增强党性修养,从内心深处根除特权思想,管住“心中贼”,保证私心不作祟、行为不逾矩,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