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议汇】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

发布日期:2024-03-22   来源:深圳特区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如何引导干部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忠诚履职、担当实干,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本期“廉议汇”就此话题邀请3位嘉宾进行讨论。

  李晓通(广东深圳 政府工作人员):少数党员干部政绩观不端正,追求短期效益,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或盲目规划,让政绩“面子”伤了文化“里子”;或违规举债,让当地老百姓为其一己政绩买单;或脱离实际,重金打造中看不中用的项目,既不方便人民群众还破坏原有自然生态。

  不论是盲目决策、违背规律,还是变相举债、蛮干乱干,实际上都是政绩观错位、权力观扭曲、责任心缺失的具体体现,既造成了国家财力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又助长了弄虚作假、奢侈浪费的风气,更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江德斌(浙江台州 职员):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只是违法违纪领导干部的“遮羞布”,于人民群众并无助益,反而沦为拖累地方发展的沉重包袱。

  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工作中,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深入了解群众需求,积极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公共设施建设真正惠及广大群众。

  李涛(广东深圳 职员):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应多措并举。实干是关键,要持续做好党性和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党员干部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练就过硬本领,坚持干在实处、务求实效,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榜样是灯塔,要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方向,把真心为民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树牢正确政绩观。监督是手段,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及时发现和纠正政绩观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形成制度震慑,倒逼干部自觉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整理:庄媛)



政绩观是干事创业“总开关”

  ■ 清心语

  观念决定行动。政绩观是党员干部从政、谋事、创业的“总开关”。政绩观是否对头,不仅影响到干部个人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成为领导干部政绩观的重要内容。”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以实干实绩努力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坚持锤炼党性。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要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慎重决策、慎重用权。

  坚持为民造福。以人民为中心,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员干部要始终锚定这个定位,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大小事,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坚持真抓实干。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敢于作为、善于作为。一方面,党员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脚踏实地干;另一方面,也要精准开展干部考核评价,鲜明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正确导向,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业绩都是干出来的。把牢政绩观这个“总开关”,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干出高质量发展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