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议汇】把纪律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发布日期:2023-11-16   来源:深圳特区报

  湖北省武汉市围绕近年查处的典型案例召开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北京市平谷区纪委监委在全区开展“初心不改 勤廉中坚”年轻干部纪法宣传教育活动;深圳市委党校在主体培训班中设置警示教育单元课程,开展党规党纪教育……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要强化经常性纪律教育。各地坚持把纪律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引导党员、干部时刻绷紧纪律之弦。本期“廉议汇”就该话题约请三位嘉宾进行讨论。

  吴一琦(广东深圳 职员):讲规矩、守底线,首先要有敬畏心。没有敬畏之心,就容易突破纪法防线。党员、干部要主动加强纪法学习,增强纪律意识、法治意识、制度意识,将纪律规矩立于心头,内化为行为准则。时时打扫思想灰尘、祛除不良风气、纠正错误言行,增强对违规违纪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思想防线筑牢了,坚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就有了最可靠的保证。

  杨朝清(湖北武汉 高校教师):对于一个党员,纪律是高压线;对于一个政党,纪律是生命线。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纪律说到底就是一种深层次的行为规则,这个规则就是党员干部需要认同、遵循的价值系统与规范系统。做什么和不做什么,都是按照这个行为规则进行的。

  “增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提升对规则和纪律的价值认同,牢固树立规矩和纪律意识,显然离不开党员、干部的自重自省、自律自制。

  雁君(四川成都 媒体人):严守纪律规矩,既要靠党员、干部自重自省,也离不开组织的教育管理监督。要把纪律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常做常新。每个部门和领域的纪律教育特点不同、侧重点不同,方式也自然应该要有所不同,要充分根据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同时,纪律教育要实现效果最大化,还应该做到两点。一是要有持续的跟进反馈意识,多听听来自“被教育”对象的声音。比如,效果怎么样?有哪些方面还可以加强的?二是不能光是口头上的“教育”,应该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纪律的严格执行中推进现场教育、案例教育,让更多人明白纪律的刚性,做到心中有纪,心中有戒。

  (整理:尹传刚)


心有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 清风扬

  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

  “戒”,是警戒、戒除;“尺”,是尺度、标准。“戒尺”体现的是一种权威和底线。

  无数案例证明,党员“破法”,无不始于“破纪”。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用好纪律这把管党治党的“戒尺”。

  强化经常性纪律教育。把党章党规党纪作为理论学习、党性教育、干部培训的必修课,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摆在首位,把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讲清楚,使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将党章党规党纪刻印在心上。广大党员要知边界、明底线,把守纪律、讲规矩的刚性约束变成内心的主动追求。

  严格执行党的纪律规定。必须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对违纪问题发现一起就要查处一起,提高纪律执行力,维护纪律严肃性。党员、干部要时刻绷紧纪律之弦,养成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习惯。

  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用好提醒谈话、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有力手段,及时发现和指出党员、干部在政治、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可能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纪律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对纪律保持敬畏之心,将其刻印在心,内化为行为准则,从小事小节守起严起,筑牢纪律底线,永葆清廉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