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力有效政治监督推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发布日期:2025-01-05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政治监督是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保障,是督促全党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有力举措。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推动全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完整、准确、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汇聚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的强大合力。

  突出“两个维护”,坚定捍卫党的团结统一

  纪检监察机关因党而生、为党而战,自产生之日起就担负着“巩固党的一致及权威”的重大使命;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首先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牢牢把握“两个维护”的根本任务。

  二十届中央纪委常委会始终把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摆在首要位置,坚持把传达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常委会会议“第一议题”,围绕“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保障”等主题开展集体学习;组织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全系统开展集中轮训,示范带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全系统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对标对表、跟进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后,中央纪委常委会即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中央纪委领导同志赴多地调研时,都对强化政治监督提出明确要求……一年来,不论是召开会议、组织集体学习,还是外出调研,突出政治监督、督促全党自觉做到“两个维护”,都是摆在首位的政治和工作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工作部署,以强有力政治监督推动“两个维护”落到实处,确保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步调一致向前进。

  督促做到“两个维护”、捍卫党的团结统一,离不开纪律的保障;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开发布的中管干部党纪政务处分通报可以看到,首先就是违反政治纪律的情节,如孙志刚“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力,阳奉阴违”,韩勇“政治意识淡漠,不敢担当斗争,结交政治骗子、搞政治投机”等。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从政治上看、政治上查,持续盯住“七个有之”问题,及时消除政治隐患,维护政治安全。

  聚焦“国之大者”,找准工作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

  政治监督不是空泛的、抽象的词汇,而是推进落实的利器。2024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的“国之大者”,找准工作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力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做到“两个维护”最直接、最具体的检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跟进强化安全生产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开展生产安全事故追责问责、整治城镇燃气安全问题和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持续深化耕地保护监督,压实耕地保护政治责任,严查耕地违纪违法问题,抓紧抓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试点工作监督;拓展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深化整治生态环保领域突出问题,严查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监督推动“江河战略”落实落地;等等。通过一件一件地查和督,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注落地生根,让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融入广大党员干部血脉中。

  坚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更加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聚焦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部署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检查,特别是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大改革部署落实情况,以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等纳入政治监督重点内容。上海市纪委监委紧紧围绕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和要求,明确7方面15项年度重点监督任务;广东省深圳市纪委监委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发展,以及数字能源、人工智能等重点任务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山西、黑龙江等省纪委监委则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突出问题作为省级重点整治项目,找准切入点深入排查整治。

  紧盯“关键少数”政治责任。重庆市纪委监委对全市“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工作情况开展专项评估,建立“以单定责、照单履责、按单问责”机制,制发履职提醒39份;云南省纪检监察机关将开展廉政谈话作为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重要举措,定期向同级党委班子成员通报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压实被谈话人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纪检监察机关切实督促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通过抓好“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健全制度机制,融入日常做在经常实现常态长效

  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是一个长期过程,决定了政治监督必须常态化,从机制上有保障、从制度上要规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健全制度机制为抓手,明确监督任务、精准发现问题、纠正政治偏差、巩固提升成效,推动政治监督融入日常、做在经常,驰而不息保障各项政策落实落地。

  健全项目台账机制,明确政治监督任务,确保可量化、可执行、可检查、可整改。实践中,有的及时对照党中央新部署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指示批示,因时因势调整更新监督事项,有的结合实际建立工作台账,有的采取“清单制+责任制+限时制”方式强化监督检查。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将增发国债项目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纳入政治监督台账,采取“嵌入式”监督方式全程跟进,推动增发国债项目稳妥有序高效实施。

  健全协同监督机制,整合政治监督力量,各责任主体实现携手同行、同频共振。一些重大战略跨地区跨部门,事关全局性、长远性问题规划实施,相关地区部门纪检监察机关(机构)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树牢“一盘棋”意识,深化联动监督,密切协作配合。沿江、沿黄地区和水利部门纪检监察机构探索建立以流域为单元的区域协同监督体系,以系统合力保障国家有关重大战略部署落地;京津冀三地纪检监察机关实行事项联商、清单联制、监督联动、案件联查、教育联办、干部联学等“六项机制”,以系统化监督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健全评估问效机制,形成政治监督闭环,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一些地方充分发挥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发现问题、自我纠偏、推动净化作用,如湖北省纪委监委对4家省属企业政治生态进行重点分析研判,提出整改建议。一些地方加强对纪检监察建议的跟踪督办,如河南省纪委监委对息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域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监督回访,工作组现场查看整改成效,督促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坚决杜绝态度不端正、查摆不彻底等问题。

  前进航程击鼓催征。以党中央决策初衷为出发点,以“国之大者”为着眼点,以督促监督对象履行职责使命为着力点,纪检监察机关将以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政治监督,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锚定擘画的宏伟蓝图,奋勇前进。